金士頓入股,TMC鐵三角成形 本則新聞摘自 2009/03/16 07:48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全球第一大獨立記憶體模組製造商金士頓(Kingston)將入股TMC(台灣記憶體公司),持股比約5%至10%,可望成為第一批民間入股TMC的龍頭指標。由於金士頓在DRAM通路上勢力龐大,TMC與金士頓攜手等於宣示穩固DRAM下游的灘頭堡,並且完整串起DRAM上下游供應鏈。此外,屬金士頓成員之一的記憶體後段封測廠力成,同時也是爾必達主要封測廠,亦考慮入股,此舉,可望在TMC形成「金士頓、力成、爾必達」的「鐵三角」關係。

針對全球最大的DRAM模組廠金士頓確定將入股TMC公司,金士頓台灣辦公室與TMC召集人宣明智對此消息均表示不予評論。力成因為是金士頓子公司,也不願發表意見,僅表示希望政府整合DRAM能朝台灣產業有利的方向進行。

目前TMC資本額尚未公佈,但法人認為,加計政府投資的300億元資金,TMC資本額至少在800至1,000億元水準。

全球記憶體模組市佔率第一的金士頓,不畏金融風暴衝擊,去年在全球記憶體產品出貨量,持續較2007年成長41%,去年總營收仍突破40億美元,僅較前年45億美元呈小幅衰退。另外,金士頓持有力成10.39%持股,是力成的最大股東,而力成董事長蔡篤恭亦是身兼金士頓集團亞太區總經理及遠東金士頓董事長之職。力成基於整合DRAM封測技術的考量,亦也可能直接入股TMC。

業界指出,TMC的股東名冊若確定為此三家公司,顯示TMC已可以完全整合DRAM技術來源、下游封裝廠及模組廠三大勢力,形成最堅實的鐵三角。

宣明智在TMC公司的首次記者會上就特別點出,包括國外的私募基金、DRAM模組廠、DRAM供應商,甚至是DRAM廠背後的技術母廠會對TMC有興趣,宣明智從上周開始,也開始進行造訪之旅,而至目前為止,傳出的股東名單,均照著「劇本」走。



冷眼集》豆芽能否變蘭花? 在關鍵技術 本則新聞摘自2009/03/06 經濟日報

台灣的DRAM產業,曾經被形容成頭很大但沒有根的「豆芽菜產業」。這次政府伸出援手,能否一次轉型成功,讓豆芽變蘭花,市場有不少疑問。

DRAM當年是藍綠陣營主張扶植的「兩兆雙星」明星產業之一,但多年來仍然只是國際大廠的下游代工。這次爭取與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合作的廠商,以美系的美光,及日系的爾必達為主。

台灣的DRAM產業因未掌握關鍵技術,始終受到市場行情牽制。景氣好時,業者瘋狂開生產線,市場轉冷,就出現有產能、沒訂單的危機。近年來許多業者不是退出市場,就是爆出財務危機。

去年底台塑集團旗下的華亞科與南科,成為美系美光的最新合作夥伴。日系的爾必達則與力晶集團合資成立瑞晶公司,在中科園區設廠。

日系的爾必達因與台灣業者合作時間久,態度也積極,傳出較有可能出線。美系的美光,技術雖較先進,但之前姿態偏高,與台系廠商仍處磨合期,不過近日也釋出善意,頻頻爭取合作。

台灣發展DRAM產業的時間和韓國三星電子差不多,但二十年過去了,三星在政府栽培下,致力研發,以專利技術委外代工,三星加上海力士,兩家韓系廠的市占率已過半,但台灣還是在為國際大廠代工。

政府有意藉這次的產業重整,讓關鍵技術扎根台灣,但法人圈有不同的聲音,懷疑這只是政府片面、天真的想法。雖然DRAM景氣淒涼,是推動整合的時機,但科技業者多認為,不去培養研究團隊開發核心技術,想購買國外技術撿現成,未來新世代的技術製程如何進階、如何傳承,政府在投入大筆預算前,最好先想清楚。
美光 爾必達 誰將勝出


美光 喊出無償技轉 本則新聞摘自2009/02/28 經濟日報

日本爾必達(Elpida)、美國美光(Micron)爭奪台灣DRAM整併主導權白熱化。隨市場傳出爾必達出線機會較大後,美光在台最高主管、執行副總勒松言(Michael Sadler)昨(27)日表示,美光將開出「最優惠的條件」,無償技轉超過2,500項專利,並增加投資額,一定要爭取到整併主導權。他透露,新公司應該是個控股公司,美光並將邀集其他資金進來,估計資本額會超過20億美元。同時,所有DRAM同業均可加入,各股東依資產及技術決定股權,美光也有意願投入新資金,並以最先進的50奈米技術導入量產,最快一年內開始運作。

提供2,500項專利
勒松言是代表美光與台灣政府接觸的重要高層。他透露,美光已修正先前提出的整併計畫,台灣政府對美光修正版的計畫感到「非常滿意」。
相較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常常來台、穿梭在政府高層間,這是美光爭取台灣DRAM整併主導權以來,首次有整併案主管打破沈默,對外公開說明美光與台塑集團旗下南科、華亞科計畫案的整合架構。他強調,美光願無償提旗下所有技術專利,作為整併架構主軸。

由於台灣政府對整併案強調「技術扎根」,美光此時祭出「技術扎根」王牌,增添爭奪下周官方即將公布的整併架構及主導權優勢,兩大DRAM陣營到底誰能出線?又有變數。

勒松言指出,美光將合南科、華亞科,並邀集願意參與新公司的DRAM同業創立新公司。包括競爭對手爾必達,台灣茂德、華邦電等,都接觸過。

將會增加投資額
他說,美光原來是把新公司定位在製造,由美光及南科提供技術支援;後來美光決定釋出超過2,500項技術專利給新公司,讓新公司擁有自主技術,落實台灣政府「技術紮根」的希望,修正後的計畫,也讓台灣政府相當滿意。

他強調,美光目前擁有超過1.7萬個技術專利,都是自主研發;相較爾必達只有1,500個專利,且很多都是母公司日立授予,美光在技術能力上明顯勝過爾必達一籌。單是這次給新公司的超過2,500個專利,就遠比爾必達擁有的專利還多。

此外,美光還有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的專利技術,為往後台灣DRAM技術發展將更添屏障,未來台灣廠家也有可能藉此聯合美光現階段在NAND晶片的夥伴英特爾一起打拚。





紓困觸礁 奇夢達聲請破產保護 本則新聞摘自2009/01/24 經濟日報

德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大廠奇夢達公司 (Qimonda)因紓困貸款觸礁,23日聲請破產保護,母公司英飛凌(Infineon)將因此提高責任準備金。奇夢達股價重挫近70%,剩下不到0.1歐元;英飛凌股價也一度下挫12%。

總部在慕尼黑的奇夢達發表聲明說,無法及時達成去年底談妥3.25億歐元(4.2億美元)貸款要求的所有細節,加上記憶體晶片價格暴跌,公司別無選擇,只能聲請破產保護。

奇夢達執行長羅建華(Kin Wah Loh)說,依德國法律規定,聲請破產保護可加速重整程序,並「使公司重新站穩」。他希望重組奇夢達主要部門,繼續營運。

奇夢達的母公司英飛凌(Infineon)說,2009會計年度第一季將提高與奇夢達相關的責任準備金,預計全年度損失可能達數億歐元,包括償還官方補助約2.8億歐元。英飛凌2006年讓奇夢達分割獨立,目前仍持有該公司77.5%股權。

全球有逾1.2萬名員工的奇夢達,去年底和德國薩克森邦、英飛凌及葡萄牙一家銀行談好貸款條件,但奇夢達未能符合要求,且資金缺口大於預期。消息人士透露,可能還要再多3億歐元才能紓困。

奇夢達去年12月曾提出預警,若紓困談判不順利,業界環境又持續惡化,本季將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但分析師預測,今年是德國大選年,聯邦政府會在最後一刻伸出援手。
全球主要DRAM聯盟





力晶茂德南科 大利多 本則新聞摘自2009/01/24 經濟日報
德國DRAM大廠奇夢達(Qimonda )宣布破產,將使全球市場供給瞬間大減10%,對力晶、茂德、南科等台灣DRAM廠將是大利多,但華亞科、華邦電仍與奇夢達有帳務或技術往來,難逃倒帳或技術斷炊衝擊,尚未支付華亞科的貨款約有30億元。

德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大廠奇夢達在獲得政府同意紓困的1個月後宣布破產,成為這波DRAM產業不景氣中率先出局的DRAM廠。

DRAM業者分析,奇夢達占全球DRAM市場約10%市占率,相當於龍頭韓國三星的一半,如果「半個三星產能停工」,將使得市場供給大減,有助帶動價格揚升,未來幾天的DRAM報價值得留意。

集邦科技預期,奇夢達破產後造成的市場供給縮減,在供應商減少情況下,對於紓緩DRAM市場供過於求情況,將具正面助益,有助1Gb DDRII價格,由目前的0.95美元附近上漲至1.2至1.5美元;以DDR2 1Gb eTT目前均價為0.96美元計,至少有25%上漲空間。。


儘管奇夢達破產,有助激勵DRAM產品價格彈升,全球DRAM廠都可望因而受惠;只是奇夢達代工廠華亞科與華邦電卻面臨呆帳損失衝擊,將是奇夢達破產事件中主要的受害者。

華亞科估計,公司將面臨新台幣30億元呆帳損失,公司將成立專責委員會,處理相關債務問題。
華亞科總經理高啟全表示,公司過去產能由奇夢達與南科等兩大股東所均分,依照去年10及11月業績為30餘億元估計,公司對奇夢達應收款約為30億元。所幸美光已取得奇夢達所有華亞科持股,華亞科已確定未來轉向與大股東美光合作,製程技術來源無虞。美光也將加速遞補奇夢達,成為華亞科大客戶,華亞科營收下滑疑慮應可順利化解。

至於華邦電將面臨多少呆帳損失,仍待清查。由於奇夢達破產並非一朝一夕造成,華邦電已謹慎預防,且有技術移轉費用可扣抵,公司評估所受衝擊應有限。
只是奇夢達過去為華邦電標準型DRAM最大代工客戶,佔公司整體營收比重達25%至30%;隨大客戶奇夢達破產,華邦電短期營收勢將面臨顯著下滑的衝擊。
此外,儘管華邦電已取得奇夢達65奈米製程技術,並於第1季開始以65奈米製程投片量產,公司短期製程技術無虞,不過後續前瞻製程技術恐將無以為繼。
華邦電未來能否順利爭取到先進製程技術授權移轉,另外,取得授權費用是否會因而增加,都有待觀察;即便取得技術授權,華邦電未來勢將面臨製程技術移轉陣痛期,可說是此事最大受害者。





 

 

CEO觀點》掌握DRAM脫胎換骨契機 2008/12/30 本則新聞由經濟日報
(作者是力晶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 黃崇仁)

自2007年第一季起,全球DRAM產業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由於產能過剩的問題嚴重,再加上金融海嘯的衝擊市場需求、韓圜劇貶韓商殺價求現,導致DRAM價格在二年內暴跌85%,低於所有業者的變動成本,包含美、日、德、韓和台灣在內的DRAM廠商,全部陷入鉅額虧損、營運現金流出的困局。

政府介入紓困 確有必要
在此形勢中,除了多角化經營的三星之外,佔有全球70%市場的其他DRAM廠商,目前都因大幅舉債(Over-Financing)擴充產能,面臨債權到期無力還款,甚至營運現金用罄的窘境。

營運現金不斷流失,已使全球各大DRAM公司面臨財務困境。德商奇夢達(Qimonda)破產在即,日前獲得工廠所在地德國薩克森邦、葡萄牙政府及母公司英飛凌(Infineon)聯手貸款3.25億歐元;韓商海力士(Hynix)近期也獲得韓國官股銀行緊急貸款8,000億韓圜。台灣DRAM產業擁有的先進12吋晶圓產能佔全球40%,整體產業影響力巨大,然卻分散為六家公司,個別規模不足導致財務體質較弱,若對目前危機因應失當,國內DRAM業的數千億債務、數萬員工勢必造成金融、社會連鎖風暴,因此,政府介入紓困、整合確有必要。

首先政府應先釐清問題根源在於全球產能過剩,處理台灣DRAM業者困境,宜適度調控業者產能,協助維持產銷秩序,避免產能再度擴張,否則大量紓困金額將無成效。因此,政府對業者的協助,宜止於『短期緊急紓困』及『長期整合研發』之用途,現階段不宜出資給廠商從事製程提升,進一步惡化供需問題。

另一方面,鑑於全球經濟動盪,政府必須善用有限的資源提振國內景氣,因此,『業者自救,政府協助』應該是必須秉持的紓困原則。儘管大環境景氣欠佳,DRAM業者本身仍應負起自救責任,積極籌畫募資、處理債務,不應一昧期待、倚賴政府救援。同時,政府紓困或投資整合計劃的資金,應以具報酬的形式,返還政府全部現金。

政府倘能善用這一波DRAM產業不景氣的機會介入整合,與亟需和台灣業界相互支援的國際大廠協商,確實能在我國建立具備自主技術、國際品牌的世界級DRAM公司。

台與美日結盟 共抗三星
就長遠看,DRAM產業的競爭力取決於技術、製造成本、產能及財務實力,目前僅三星擁有全面競爭條件。美、日廠商雖有自有技術,但缺乏產能、成本效率及研發所需的龐大資金支援,仍難免要步入奇夢達被韓國廠商淘汰的後塵。因此,台灣與美、日聯盟,彼此截長補短,有長期互利共生的基礎。

此刻,國內DRAM廠商固然艱困,除三星之外的其他國際大廠也同樣面臨存亡挑戰。政府確實有機會因勢利導,重建並強化台灣DRAM產業的版圖和體質,但必須注意的是,既然政府傾注我國的社會資源協助業界,就應從台灣主體出發,在幫忙外商解決研發資金、產能不足問題並強化國內DRAM產業的同時,應慎防外國廠商挾著技術既花用台灣政府的紓困資金,又趁機掌控我國DRAM產業『整碗捧去』的禿鷹行為。

這段日子以來,國內各界對DRAM產業有許多的意見甚至質疑,但最近國際記憶體市場的波動值得借鏡,以三星為首的大廠曾在一個月內,將市場需求不振的NAND Flash價格拉抬300%!見微知著,對以資訊電子為主體的台灣高科技產業來說,DRAM堪稱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性關鍵零件,萬一在這一波風暴中台商不幸沒頂,成本高昂的美、日業者頓失依靠,則韓國獨霸全球DRAM產業殆無疑義。

過去退出DRAM產業的德儀(TI)、IBM、東芝、日立等世界級公司,每一家也都有自主技術!由此可見,技術自主能力當然重要,但在今日的世界DRAM競爭舞台上,成本優勢、財務實力、經濟規模等因素同樣關鍵,而台灣業界能自一片荒蕪中成長壯大,至今國際大廠爭相來台結盟,自有競爭條件和能力,國人實無需菲薄台灣的DRAM公司和從業人員。

我們希望政府能有公平合理的原則,以最有效率的資源投入方式,達成台灣DRAM產業紓困、整合、升級的目標,同時也相信全球DRAM景氣反轉之後,政府此次投入的寶貴資金可以快速回收,並有利潤回饋給支持產業的全體納稅人。





德報:台日DRAM業整併成功 奇夢達將受打擊 2008/12/30 07:32 本則新聞由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9日專電)DRAM市場供過於求,迫使台灣與日本廠商加速合併。德國的觀察家憂心,如果整併成功,對德國僅剩的廠商奇夢達(Qimonda)來說將是一大打擊。
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今天報導,日本電腦記憶體大廠爾必達(Elpida)正與台灣的力晶、瑞晶和茂德洽談合併,如果成功,將改變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的版圖,挑戰三星(Samsung)的霸主地位。
該報分析說,美國的美光(Micron)收購奇夢達不成,奇夢達也才剛和台灣的南亞科技和爾必達終止合作關係,目前沒有合作夥伴。台日業者的整併,將為奇夢達帶來致命性的後果。

需金孔急的奇夢達,日前才從德國的薩克森邦(Saxony)政府、葡萄牙政府和大股東英飛凌(Infineon),獲得總金額3億2500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50億元)的紓困貸款。

儘管燃眉之急暫時解決,奇夢達的經營前景仍不樂觀。

今天出刊的「明鏡」(Der Spiegel)週刊指出,如果DRAM供過於求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這筆貸款最多只能讓奇夢達再撐六個月。該刊指出,葡萄牙政府挹注資金,目的是保住波圖(Porto)奇夢達晶片廠2000名員工的工作。奇夢達既然接受葡萄牙政府紓困,就不能再像其他的競爭對手一樣,將產能完全外移到亞洲,相對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爾必達證實 與力晶茂德談合併 2008/12/30 05:23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

台灣DRAM整併昨獲證實,日商爾必達執行長阪本幸雄接受彭博社訪問表示,正與力晶、瑞晶、茂德等台灣業者洽談合併,但未透露細節,茂德主管也證實經濟部正積極主導產業整併,在顧及股東與員工利益前提下,茂德將配合政府政策。
由於DRAM價格持續低迷不振,台灣DRAM業者前三季虧損金額高達900億元,全年虧損金額可能高達1200億元,由於下半年營收明顯萎縮,主要業者第三季開始,已經呈現現金淨流出。

根據彭博社報導,力晶與爾必達上周五向經濟部遞交整合建議書,爭取將茂德納入整合方案,廿六日獲得爾必達證實,阪本幸雄(Yukio Sakamoto)坦承,爾必達的確與力晶、瑞晶、茂德洽談合併。

整併後 全球市占近2成4

彭博社報導,爾必達與力晶茂德合併案若順利成局,將可望造就總資產規模288億美元的半導體公司,是1999年以來,半導體界最大合併案。爾必達與韓國海力士1999年,也是因為DRAM價格重挫,才從母公司分割獨立。

根據記憶體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推估,爾必達如果順利整併力晶、瑞晶和茂德,新爾必達占全球DRAM銷售比重,將達23.9%,居全球第二,與韓國三星的27.2%的市占率差距將大幅縮小,消息公佈後,爾必達股價昨日一度大漲17%,最後收在582日圓價位。

爾必達證實合併傳聞,也帶動台灣DRAM類股走勢,茂德昨日股價小漲0.4角收在2.14元,力晶則是在外資法人賣超下,股價先盛後衰,終場收在3.65元,小跌0.3角。

DRAM單價今年以來已重挫61%,由於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明年需求仍然持續不振,DRAM業明年第一季將面臨更嚴苛挑戰,瑞銀證券預估,DRAM產業產值將從今年的288億美元,再滑落至249億美元。

茂德科技發言人曾邦助表示,DRAM產業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局面,爾必達、美光半導體接洽合併,在這個時點「是一定有的」,但相關條件一定得獲得政府同意。

曾邦助說,這段期間政府針對DRAM業者的要求茂德都盡力在做,包括不裁員、董監與高階經理人減薪等等,對於政府推動整併,茂德從頭到尾立場是一致的,推動整併過程也要照顧到股東與員工權益。





南科華亞科美光 擬建研發平台 2008/12/30 本則新聞由經濟日報

塑集團內部正就旗下南科、華亞科草擬的自救方案,亦即與美光聯手,建立下世代DRAM研發平台等構想,進行內部檢討,相關人士透露,最快在元旦假期後才會公布這項自救方案。

根據南科、華亞科提出的自救方案構想,將與美光聯手,建立下世代DRAM研發平台,同時,也表達併購茂德的意願,未來併購茂德後,茂德將可透過合作夥伴美光在NAND Flash技術支援,讓茂德轉進NAND Flash領域;透過南科、華亞科與美光聯手建立的研發平台,未來也將爭取爾必達加入,共同研發下世代的DRAM技術,讓台灣擁有DRAM技術自主性。

台塑企業相關主管指出,南科迄至目前為止,尚未向南亞請求資金協助,申請任何融資;雖然明年華亞科會有一筆公司債到期,但華亞科仍有淨資金流入,目前為止,南科及華亞科都未向政府提出紓困。

這位主管坦言,如果時間拖久,將加重國內DRAM廠的財務壓力。因此,南科及華亞科提出的自救方案,包括與美光聯手在台灣建立研發平台,共同研發下世代的技術,希望新的資金挹注;至於併購茂德後,將讓茂德轉進NDNA Flash領域。

台塑企業相關主管說,國際上NAND Flash技術都掌握在東芝、三星及美光手中,南科目前與美光的合作關係相當好,若併購茂德,除了美光在NAND Flash技術,可以支援茂德外,還可透過美光與南科在台成立的研發平台,共同開發下世代DRAM技術。

經濟部官員指出,茂德明年2月就會面臨公司債到期的贖回壓力,如果必要,政府不反對以債作股,或由國發基金入股。但以債作股,需銀行同意,至於由國發基金入股,還要進行審議,目前都要等業者提出自救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r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