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讀標準─PC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節能標準 80 PLUS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witch Power Supply;SPS)單純以技術面來說,已經是成熟的產品,不過隨著用電成本越來越高,原本只擔負單純電源轉換功能的SPS,逐漸成為替電費把關的重要機制,例如越來越熱門的80 plus規範(80 PLUS Computer Power Supply Program)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電力利用交流電(AC)形式,才能進行長距離的傳輸,但是絕大多數的電器設備卻必須使用直流電(DC),兩者間的電力轉換遂成為顯學。利用半導體開關作為基礎原理的高頻切換技術,在1970年代提出,產品即為交換式電源供應器。

需要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應用產品相當多,除了依照應用瓦數作為分類基準外,終端應用亦可分為6大類:
1.電腦類:伺服器、工作站、個人電腦(DT與NB)、周邊。其SPS多屬於中功率(101w – 500w)應用。
2.通信類:網路與通信產品。此領域的SPS亦多屬於中功率,少部分大型產品的SPS則為高功率(501w – 1,500w)應用。
3.消費性電子產品:末端使用者直接使用的非PC類電子產品。幾乎都屬於低功率SPS(1 w– 100w)。
4.工業類:工業或醫療用電子產品。相關SPS多半屬於高功率或極高功率(1,500w – 2,000w)。
5.軍事類:軍事或航太相關電子產品。此類產品涵蓋領域甚廣,SPS由低功率到超高功率(2,000w以上)都有。
6.其他類:如照明、監視設備等。SPS所屬功率的上下範圍亦非常大,無法明顯分類。



在上述6大類中,PC類產品是最重要的應用族群,全球比例達到39%,台灣地區更高達80%以上。因此PC類相關SPS的各項產品規範與認證,自然成為研發人員關注的焦點。

過去PC類產品耗電量不大,但目前在強力中央處理器(CPU)與功耗越來越高的顯示卡(VGA)帶動下,PC整機的電力需求遂水漲船高,過去整台PC可能耗電量不到200w,一顆300w的SPS即可充分供應,目前一張高效能顯示卡的耗電量,可能就逼近200w!

PC類SPS就在前述趨勢下,朝著高瓦數邁進,主流產品多半已經超過500w,甚至連1,000w等級產品都已經在市場出現,許多研究報告亦指出,高瓦數SPS成為目前電源供應器產業成長的重要動力。

環保+節能新風潮 高瓦數SPS轉換效率引人重視

交換式SPS基本組成原件,大致可分別為輸入級(Input stage)包括EMI濾波器、和橋式整流電路;功率因數調整級(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tage , PFC)包含功率因數調整電路;功率級(Power stage)包含功率開關、脈波寬度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 , PWM)與驅動電路、隔離高頻變壓器、整流二極體及輸出濾波器;回授級(Feedback stage)包含誤差放大器及光隔離器等。

這些零組件的運作公式並不難,由附圖中的AC/DC簡單架構可知,市電輸入後,控制S1電子開關的導通與否,即可得到DC電壓的輸出。此外變壓器的初級圈具有變壓和電感雙重功能,藉由MOSFET的開關作用,將儲存於在變壓器的能量傳遞給次級側,再藉由電容C的充電保持功能取到直流電壓Vo,此外藉由改變變壓器初、次級的圈數,就可得到想要的DC電源。但由於組成結構零件複雜,SPS轉換效率並不是100%,因為每個零件都可視為電阻,交換過程都會產生損失。



在上述轉換過程中,會有不少的電能轉換為熱,形成能源浪費,也就是所謂的轉換效率不佳。過去PC類使用的SPS轉換效率約在60%~70%之間,換言之,以當時的主流SPS規格,輸入300w的市電,只有180w~210w直流電輸出,其餘市電都變成無用的廢熱。

轉換效率不佳,除直接影響SPS輸出功率外,廢熱太多也會造成SPS運作不穩定,但為了散熱,又需要增加更強力的主/被動散熱系統,又會產生額外的功耗浪費與噪音。

目前PC類SPS已經挺進到500w以上,甚至700-1,000w的產品也不稀奇,能源浪費更為可觀。在能源成本高漲加上綠色IT環保議題抬頭,低轉換效率的SPS立刻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各種新規範紛紛出籠,其中影響PC類SPS最大的,就是「80 PLUS」規範。


圖說:80 PLUS認證標章。

電源轉換效率隨負載變化 全超過80%才合乎規範

80 PLUS規範由美國能源署於2005年提出,由Ecos Consulting組織負責執行,主要的目標設在2007年開始,提供給PC或是Server的SPS,無論在低負載(運作功率20%)、中負載(運作功率50%)、或是高負載(運作功率100%)狀態下,AC/DC的轉換效率都能超過80%。

原本80 PLUS算是一項獎勵規範,即採用符合該規範的PC或Server,美國政府會提供獎勵,不過發展到今日,由於80 PLUS符合節能與環保的思潮,又能夠展現SPS廠商的研發實力,拉開與對手產品差距,目前新推出的SPS,幾乎都以支援80 PLUS規範為大賣點,其更為直接的訴求為,省電費,更獲得歐美消費市場認同。

但,全負載狀態下都達到80%轉換效率,對於SPS來說,實際上是頗為嚴苛的挑戰,因為SPS的轉換效率並非線性,大部分SPS在80%負載前,會因為負載提升,轉換效率越來越好,因為低負載時,輸入功率低,卻又必須負擔零件的損耗。換句話說,低負載的狀態,達成轉換功率超過80%有先天上的限制。

雪上加霜的是,SPS負載超過80%時,轉換效率又開始衰退(比較好的SPS則可將臨界點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因為原件達到飽和,例如變壓器磁通飽和,以及半導體類原件因為特性曲線變化導致其等效抗阻變動。

此外,目前SPS廠商在降低成本的壓力下,會有一些取巧的設計,例如設計高的開關頻率,就可以縮小電感或變壓器的體積,進而讓封裝變小,成本降低,但是一般SPS常用的MOSFET在高頻的特性較差,也會造成轉換時的損失。

80 PLUS考驗SPS設計功力與零件整合更需認證 成本較高

符合80 PLUS的SPS,設計上許多細節都比較嚴格,例如主動式功率因數校正(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 Active PFC)就成為必備的功能,即代表電源供應器內建功率因數調整電路(PFC Preregulator),可以將原本只有0.6~0.7的功率因數,修正至0.9以上。依公式W=V×A×P.F.,當功率因數越接近1時,產生的虛功(var)較少,代表市電供應給SPS的能量(VA),能夠轉換成裝置作功的能量(W)。

SPS必須加入的機制,越多電路、設計上就越複雜,零組件也越多,成本自然增加,此外,SPS的空間限於工業設計結構,差不多就是定在特定的尺寸,無法輕易放大,組件越來越多後,組件整合也成為一個新的設計趨勢,例如MOSFET與PWM控制晶片的整合就是一例,不過當然也相當考驗設計功力,更難壓低成本。總之要符合80 PLUS規範,以目前的SPS技術,成本增加將影響此規範普及速度。

至於80 PLUS的認證方式,則是向Ecos Consulting提出申請,以單獨產品為標的,每個型號提供2台測試機。Ecos Consulting則會針對針對20% 、50% 、100%負載條件下整機效率,額定負載下的諧波測試(要求大於90%),其他方面和普通電源測試要求一樣。

根據80PLUS官方網站的測試報告,測試環境為115v以及60Hz的交流電,因為輸入功率越高,例如230v時,轉換效率會比115v好,所以官方顯然採用比較嚴格的標準進行測試,通過者即可在該產品貼上80PLUS認證貼紙,當然此認證並非免費。目前已經有約30家SPS製造商,擁有通過認證的產品了。


圖說:符合80 PLUS的SPS設計方式之1。(圖片來源:www.onsemi.com/atx


文章來自【唐鴻/DIGITIM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uarius 的頭像
    Aquarius

    Aquarius

    Aquari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